组工干部“三访”手记:触摸教师的思想脉搏
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17-06-22  访问量:325

【转自江都日报】        

触摸教师的思想脉搏

江都中学党委  朱恩定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组织部“三访”部署,我参加了“三访”活动,尽管做得很不够,但不少问题出乎我的意料,甚至改变我的先前想法与看法,可以说现实也给我扎扎实实地上了一课。

江中离退休支部共有34名党员,其中80岁以上有18人。现在的支部活动几乎为零,我跟他们接触,想劝他们把组织关系转至随子女生活的社区,可他们几乎清一色地不愿转。这一代人是和工作单位绑在一起的,好多人真把江中当成了家,但学校又没有办法组织天南海北的他们一起活动,他们回校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又极高,对学校不组织他们活动意见相当大,到底怎样展开组织生活,我也很困惑。

在“三访”活动中,我们到干部、教师的办公室去、家里去,了解他们生活、工作、家庭情况,首先我们自身感觉不一样,没有平常布置检查工作的甲乙丙丁,就事论事,反而有老朋友的推心置腹、亲人般的问寒问暖,也找到了双方许多共同点。应该说,大家的心是相通的,感情是一致的,平常没有机会沟通而已,实际上我们的干部只要真正深入基层去,就会了解到真实情况。只要为人民群众做事,是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

在“三访”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你最苦恼的是什么?二是你最希望学校做一件什么事?按照正常情况,似乎应该是福利、待遇,工作负担重等等,但大多数教师苦恼的是自己的孩子成绩差,最希望学校能组织他们在假期出去看看。说实话,出乎我的意料,但仔细想想,这是最真实的想法,江中招收了全区最好的学生,自己教这些最好的学生,虽说上学学校能帮忙解决,但自己孩子成绩那么差,真正是情何以堪,跟家人没法交代,跟朋友说不出口,在同仁面前脸上无光。每次月考结果出来,尽管人不会说什么,但整个人仿佛被鞭子抽着,恨不得找个洞钻下去才好。现在学校不再组织老师暑期外出旅游,实际上许多学校都把这笔费用算给老师了,按理说,作为学校领导,也对得起老师了,但老师们还是希望一起出去转转,感觉到一个团体在一起干了一年,又一起放松一下,明年再干就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更需要合作共同发力,这和医生不同,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一枝独秀,说得白一点,你教这门功课即使满分,又能如何?再加上古人就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说,学生学习的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涉及多少这方面内容,今年高考阅读题中出现“江都”二字,令江都学生惊喜不已。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在课本上凡是讲到的地方,自己曾经去过,感觉真不一样。所以,需要我们思考到底该怎样最大程度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组工干部“三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