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光照亮青春征途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4-21  访问量:34

让文明之光照亮青春征途

高二(10)班倪子茜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之光照亮青春征途》。

今天,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我想与大家共同思考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校园文明习惯。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的举止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镜子,更是一所学校精神的底色。今天,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以文明为笔,为青春写下最动人的篇章。

翻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长卷,""始终是贯穿其中的精神主线。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从敦煌壁画中手持莲花的供养人到故宫太和殿前历经沧桑的青铜鹤,中华文明始终以优雅的姿态向世界传递着精神高度。而今天的我们,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更应以行动续写文明的传承。当我们在走廊遇见师长时的一句"老师好",在食堂排队时的一次主动礼让,在操场上捡起一片纸屑的弯腰瞬间,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在延续"温良恭俭让"的文化血脉。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校园里的每一份文明实践,都是对文化基因的生动诠释。

    文明素养,更是青春成长的最佳注脚。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样的场景?拂晓时分,学子们踏进校园,见到值岗的老师,都尊敬地问候致意,遇到值日的同学,也热情地互道早安。那些骑车而来的同学,在校园门口缓缓减速下车,依照规定,将一辆辆电动车摆放得横平竖直,井然有序于指定停放区域;课间时分,若有同学选择休憩,大家便自然而然地降低声调,低声交流……我们以实践彰显江中学子的风范,将这些优秀文明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绽放出青春的熠熠光彩。

    心理学中有个"破窗效应":一扇被打碎的窗户若不及时修补,会引发更多破坏行为。同样,当我们在课堂上随意打断他人发言,在图书角留下折痕累累的书页,在墙壁上涂画无意义的符号时,破坏的不仅是环境,更是整个集体的文明底线。相反,当我们以自律守护文明秩序时,就是在为青春绘制最优雅的成长曲线。

     文明校园,需要你我共同编织。站在国旗下,我想起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这四十字箴言,培育出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浩然正气。今天的我们,同样可以用行动编织文明的经纬:让问候成为清晨最美的语言,对保洁阿姨、食堂师傅、门卫大叔真诚道声"谢谢";让节约成为生活最美的风景,午餐时践行"光盘行动",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  让秩序成为校园最亮的底色,集会时快速整齐列队,课间操动作标准有力。  

这些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我们对生活最温馨的诠释,同时也彰显了江中学子应有的文明风范,真正做到让江中以我为荣!

    同学们!此刻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过革命先辈用热血铸就文明新天地;此刻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期待着新时代青年以文明开创新气象。让我们从整理好校服领口的第一粒纽扣开始,从双手接过作业本时的那声"""谢谢"开始,让文明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让优雅成为青春最好的名片。  

     最后,请允许我用《礼记》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愿我们共同守护文明星火,让校园处处绽放礼仪之花!谢谢大家!

 倪子茜.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