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4-21 访问量:22 |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与大家共同思考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如何让雷锋精神在青春奋斗中焕发新的光芒?
在此之前,我想先问大家几个问题,你了解雷锋吗?你知道雷锋精神有哪些吗?作为江中学子,我们应该如何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该纪念日由此而来。此后的几十年中,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雷锋,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究竟蕴藏着哪些值得我们刻进青春的精神密码呢?
一、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曾说:“螺丝钉虽小,其作用不可估量。” 课堂上的专注: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对“学生”这份职业的敬畏;课外活动的投入: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用极致态度在生活中追求卓越。
二、传承他“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奉献”的赤子情怀,雷锋精神的本质是“心中有他人”: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主动帮助同学,如搬作业、发作业;主动帮助学习及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同学;拒绝“善意羞耻症”:做好事不是丢人的事,而是随时可以伸出援手,为受委屈的同学发声;对校园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说不。
三、践行他“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新时代的雷锋绝非因循守旧:在数字化浪潮中传播正能量、在碳中和目标下践行环保意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追求卓越的创新实践,而不是在网络与科技进步的裹挟下疯狂打游戏、刷视频,玩物丧志,浪费青春。
四、坚守他“艰苦奋斗”的拼搏意志。雷锋精神不是“自我感动式吃苦”,而是:学业攻坚时:像雷锋钻研汽车维修一样,弄懂每一道错题背后的逻辑;面对诱惑时:以雷锋“不乱花一分钱”的定力,拒绝沉迷短视频与攀比消费。
同学们,雷锋精神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当我们把习题集上的每一页写满思考时,是在延续他的“钉子精神”;当我们在朋友圈转发科普或正能量的视频时,是在拓展他的“奉献维度”;当我们立志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时,更是在接续他“把青春献给党”的忠诚!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踩泥土的新青年。让我们以青春之名起誓:做一粒扎根大地的种子,用创新的方式传承永恒的精神,让雷锋的姓名在新时代写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