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志愿者社团赴扬州科技馆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4-04-30  访问量:880

钟乳洞天水中花园︱我校科普志愿者社团赴扬州科技馆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谷雨过三天,园中看牡丹”。谷雨时节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游人可在大自然中欣赏到五颜六色的鲜花,我们青少年也可以用化学知识打造梦幻水中花园。4月下旬,江都中学科普志愿者社团赴扬州科技馆开展了“科学与美”融合实验制作课——自制硅酸盐水中花园。此项活动是江都中学和扬州科技馆的馆校协作项目“科学二十四节气”课程之一,旨在向6~12岁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通过大中小携手,馆校协同的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切身体会科学的魅力,并在实践中感悟科学之美的文化底蕴。

【活动准备】

活动伊始,来自高一年级的志愿者团队分发实验用具,指导未来小科学家穿戴实验服、实验护具,带领分好的实验小组通过视频和图文讲解,了解难溶硅酸盐的沉淀过程,并介绍了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小学员们听得聚精会神,对于接下来实验充满好奇。

【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环节中,伴随着我们志愿者的指导,同学们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动手体验了称量、溶解、搅拌、加热、装瓶混合整个过程。

每一步细节都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不按照仪器操作要求和控制条件进行,就会影响实验效果。例如在称量过程中,须垫称量纸、清零等,否则会影响结果准确。在溶解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在25左右,否则会影响花园成长的速率。

当同学们看到样品管里的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钙、硫酸亚铁等晶体颗粒,在加入硅酸钠饱和溶液后,或快或慢地出了管状、络状枝蔓,无不发出了惊叹的声音。家长们也共同参与拍摄记录、转发朋友圈,一起进行科普宣传。

【感悟与思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体验真实的化学情境,发现真实的化学问题,锻炼学生真实的操作技能。

看着眼前的作品,家长和小朋友们都对科普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实验蕴含的化学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科学中的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志愿者老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和寓教于乐的讲解,在“未来小科学家”的心中播下了一颗求知的种子,也领悟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

实验课的圆满完成,也使得我们志愿者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我们志愿者间的积极配合、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模样,也展现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活动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该系列科学课程由扬州市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江都区理化生名师工作室和江都中学理化生教师党支部共同策划。本次参与服务的科普志愿者社团成员:高峰老师、高一年级仇葆明、纪文韬和李思雪同学。

图:蔡昀、戴瀹

文:仇葆明、纪文韬、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