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4-03-05 访问量:371 |
由表及里,关注学生内驱力
蔡昀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积极主动、有正能量、有能力的人,所以去年回到高一做班主任后,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比较关注两件事,希望能由外而内、由表及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1、表:量化考核,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个是外在的:用量化考核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说白了就是用好千分考核的鼓励机制。千分考核学校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以往我用的时候,虽然也打分,最后多数还是按照学习成绩来的。今年做了调整,说起来这调整还是受了3年前张卫东老师带的高一8班的启发,当时8班的几个班干部在登记千分考核时特别的认真,常见到学生为了能不能加分和加几分争论,甚至到办公室请班主任“仲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受这个启发,我把规则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进行了微调,刚开学就告诉学生,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人记录,班级所有的评优都按照千分考核打分的结果来评选,想要就得自己去争取,当然,成绩占的比例相对高一些,名目也比较多,除了前十名、最高分,还有上线的、单科多少分以上的、进步的等等。关于记录的人,以前我用班干部,可能因为是普通班,发现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所以进行了改革,找了几个比较内向但是特别认真的学生,每个月交一次记录,这样把这些内向的学生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后来交给我的表格上面,我看到他们写的加分的名目有受表扬的、美化教室的、做手抄报、参加绘画比赛、作文竞赛、挂窗帘等等,记录了很多。每个月的表彰,都是严格按照分数来的,所以学生干活和学习都比较积极。去年铲雪的时候需要男生,班上有一半男生举手要去,后来还是协商把机会给了千分考核中分数较低的学生,选中的学生还非常高兴。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先生说过:被动的学习毫无效果,主动学习才能融入其中,因为你知道为什么学,你想学,你要学,因为你有一份事业,有一份梦想,有一份追求,在你心中始终推着你向前走。任何一份成功,都是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劳动。所以我想通过量化考核,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要想有回报,首先要积极付出。
2、内:关爱学生,聚焦学生心理健康
我关注的另一件事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几年带文科普通班,每一届都有因为心理问题休学来的,最严重的一个一碰到学校放假超过半天就不能来上学,好容易坚持到最后了,高考没来参加,我记得她妈妈来送放弃高考的申请时,哭的稀里哗啦的。去年带高三时,班上也有一个女生,压力一大就来找我,说她抑郁了,要聊天帮她疏导。这些学生基本都是小学甚至初中很优秀的学生,可能压力太大没有及时排解,之前的关注点又过多的集中在学习上才会这样。所以平时我会搜集相关的素材,微信、抖音、头条上都有很多素材,我看到后会截屏或者录屏,在班会课上结合学校的PPT整理给学生看。另外,平时我会鼓励学生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多感受生活的美好,不用把所有的时间全都花在学习上。(不过可能不适用高二高三,毕竟高一年级学习压力相对小一点。)另外,很多时候,问题学生产生的源头其实是在家长身上,所以跟家长沟通时我也比较关注这方面。我以前参加活动时认识了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毛春梅老师,遇到一些比较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我有时会跟她请教,也会将她朋友圈的一些文章分享给家长,希望能够改变家长的一些错误观念,不要只是将目光聚焦于孩子的成绩,而是要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当然,这件事情任重而道远,班主任能做的,可能比较有限,不过我想,不忘教师育人的初心,尽力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