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3-10-11 访问量:577 |
跨越山川雪峰传递数字素养
近日,我校汪小庆老师受西藏自治区电教馆邀请,赴西藏拉萨进行为期五天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工作。在这个金秋九月,汪老师承载着深厚的学识和经验,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了雪域高原的校园,带来了数字世界的甘霖。
在会上,汪老师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语开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调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性。他提出:“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必须稳把脉搏,紧跟潮流,积极推动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并赋予教育数字化新的生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构建全新的育人格局,打造具有前瞻性的发展优势,从而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
汪老师的讲座从现实背景、内涵建构、实践之道、提升策略四个方面出发,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和实用建议。
现实背景: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驱动了数字素养进行不断发展。作为教师应当具备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同时作为新时代下的数字公民,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也是重中之重。
内涵建构:数字素养的三个层次:
①计算范式与计算思维:利用计算思维解决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典型案例:利用大模型仿写一首李白风格的五言绝句。
②信息传播与信息管理:基于数字技术的围绕信息获取、表征、传播、管理的社会生产于生活实践。典型案例:互联网+。
③智慧支持与决策辅助:在问题分析与决策的层面给予思路性、智慧性的支持。典型案例:百度文心一言。
实践之道:
①教师要深入理解数字技术和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性,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
②可以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来助力教学设计创新和教学评价管理,借助大模型协助教学科研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提升策略
以“智慧教育平台”为学习场域,提升数字素养,促进教育公平。
同时还可以将智慧校园建设过程设为导向,学习专业知识,以此促进数字素养提升。汪老师提出:“未来学校将构建在全新的技术架构之上,孕育出焕然一新的教与学模式,重塑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基于微服务架构技术构建数字基座为例,实现智慧管理新生态、智慧校园可生长、智慧学习新生态。这种转变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汪老师此次西藏之行,架起了两地教师心灵交流的桥梁,展现了教育创新与共享的精神。未来已来,让我们与全国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共同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进程持续贡献力量,迎接数字化教育的美好未来,共同书写教育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