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庆名师工作室专题教研活动
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3-09-06  访问量:559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助力课堂教学创新

94日晚,扬州市中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和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在腾讯网络研讨室,共同参与了工作室有关“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与提升策略”的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扬州市特级教师汪小庆老师主持,活动聚焦于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和推进,旨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活动开始扬州市特级教师汪小庆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进行开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智能化,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他指出,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和素养提升。

活动特邀扬州大学陈刚博士进行专题讲座,就数字素养的理论内涵和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陈刚博士的讲座从现实背景、理论建构和实践之道三个方面出发,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和实用建议。

现实背景: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驱动了数字素养进行不断发展。作为教师应当具备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同时作为新时代下的数字公民,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也是重中之重。

理论建构:数字素养的三个层次:

计算范式与计算思维:利用计算思维解决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典型案例:利用大模型仿写一首李白风格的五言绝句。

信息传播与信息管理:基于数字技术的围绕信息获取、表征、传播、管理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典型案例:互联网+

智慧支持与决策辅助:在问题分析与决策的层面给予思路性、智慧性的支持。典型案例:百度文心一言。

实践之道:教师要深入理解数字技术和谐社会影响的重要性,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如《信息简史》、《复杂的引擎》和《未来算法》等,还可以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来助力教学设计创新和教学评价管理,借助大模型协助教学科研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活动最后,汪小庆主任对陈刚博士的演讲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总结陈博士的讲座有三深:深度解析概念、深入思考内涵、深刻分析当前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策略;还有三广:一是广泛分析了研究背景,二是广泛梳理了理论内涵,三是广泛传播了提升之道。活动过后,工作室成员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于如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掌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与提升策略有了新的思考与理解,为今后自身发展、学校发展和扬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附教研活动心得1

在国家正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新教师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感受到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在聆听了陈博士的讲座后,我对于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通过技术的不断演进,对于教师素养的诉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我们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通过阅读、学习各种优质资源,不断提升自己作为教师以及一个公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同时对于新出现的各种大模型等技术应用,也要拥有自己的思考,是否能够将这些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来,帮助我们进行课堂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江都中学青年教师马铭悦

教研活动心得2

在聆听完扬州大学陈刚博士的讲座后,我深受启发。陈博士的演讲精彩纷呈,不仅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数字素养的底层内涵,还现场展示了如何使用近期如日中天的大模型如文心一言、星火等工具辅助设计教学策略,让我看到了未来教学教研更多的可行性,我也会尝试把这些新技术运用到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去。陈博士推荐的《信息简史》和《未来算法》这两本书籍,我会认真阅读。这两本书的主题深入而广泛,可以进一步补充我在数字技术方面的知识。

总的来说,这次讲座让我对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期待。我相信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会逐步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拥抱大模型,助力工作与生活。

——江都中学青年教师杨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