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勤思考肯钻研的江中人
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23-03-13  访问量:350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万物明朗,美好如期而至。我首先祝愿我们老师和同学们在三月,凡是耕耘,皆有所获,好运爆棚,开心加倍。

作为一名有三十余年江中教龄的教师,今天我就如何“做一个勤思考肯钻研的江中人”谈谈我的感想,与同学们共勉。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韩愈讲过:“行成于思毁于随。”德国科学家普朗克也说过:“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我们不难发现,古今圣哲都揭示出同一真理——唯有具备思考力的人才能学有所获,劳有所得,业有所成。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也这样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们勤于思考,获得成就,推动科技进步的故事同学们都是耳熟能详的,不用多说。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很多同学似乎丧失了思考力。他们学习上、生活中被动接收,拒绝思考,习惯拿来主义。这点是相当可怕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我们如果没有思考力,便会被信息海洋淹没,被信息海浪拍倒。学会思考,才会有辨别能力,分清优劣,遴选优秀;善于思考,才会挣脱“信息茧房”的约束,视野和格局才会打开。

思考或许很难、或许很痛苦,但没有思考就没有质的提升;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将信息变成知识,炼成能力。

学习就是不断思考各种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通过学习,发现关键问题和细节,然后掌握问题的本质。学习离不开思考,深度思考可以构建学习框架,掌握学习规律,会越学越轻松。无论是多么博学的人,都不可能学会世间所有的知识,因此,越是喜欢学习的人,越是会一直走在探索和思考的路上。

那么,我们需要怎样思考呢?

首先,你要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要有依赖心理。思考的前提说到底还是一个“勤”字。

其次,你要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特长,了解自己的缺陷,思考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实践调整。思考的过程离不开一个“研”字。

有同学会说,有这闲工夫“瞎想”,还不如多做几条题目。但是“磨脑不误工”。或许刚开始思考的过程会让你觉得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你能够坚持“磨脑子”,让思考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身边的同学中,有大批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比如我熟悉的就有高三的高弘毅、高二的李之恒邓健豪、高一的孙亦可,他们都取得了学科竞赛一等奖;还有许多你们优秀的学长,哥伦比亚大学的刘雨、南洋理工大学的钱隽朗、清华大学的顾小军、北京大学的尹艳、复旦大学的高龙文、南京大学的朱家辰等等以及我叫不上名字的优秀学子都成绩斐然。正是因为他们“勤思”“钻研”“善学”,才取得了令我们艳羡的成绩。

我的从教历程也是,一直勤于思考,因思考取得了江苏省信息技术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扬州市、江都区优质课比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指导过数十名学生获得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一等奖,现在我已年过五旬,依旧勤于思考、保有好奇心,我希望和同学们一起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思结合,知不足,善反思,尝试创新。

善于思考,才能获得智慧。愿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勤思考、肯钻研的人,让我们用“思考”浇灌智慧的花朵,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以“梦”为马,以“思”为鞍,驰骋天地。

谢谢大家!


扬州市先进个人巾帼榜样、信息技术组教研组长、全国信息学奥赛优秀教练员   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