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发布日期: 2019-06-26 访问量:364 |
2018-2019年度市级骨干教师读书心得——英语教研组(五)
《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读书心得
江苏省江都中学 学科带头人 赵晖(1)
【阅读书目】
《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
主编简介:赵国忠,1971年生于南京,教育管理本科毕业,并获教育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江苏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先后担任过江苏省省级骨干教师班和国家级骨干教师班班主任,多次主持全国性名师、名校长大型研讨活动。
【书目简介】
《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是中国教师书坊系列丛书之一,被出版社誉为中国第一部研究优秀教师标准的经典著作。书中大量的论述和案例证明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有其特殊的品质,正是这些特殊的品质使他们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优秀者。世界各国在优秀教师评选时,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些特殊的品质作为最重要的标准:优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高尚灵魂的塑造者、是美好人生的导航者、是智慧的管理者、是快乐的智者。
【阅读有感】
回顾若干年走过的教学之路,感触颇深:即使是有了30年教龄的我,阅读本书后觉得汗颜。用这三十三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衡量自己,觉得需要再有一次生命和做教师的机会,我会做的更好。这本书让我对教师生涯的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一次反思。
纵观人类的教育历史,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也用了30年的时间遵从这一原则。曾经年轻岁月,自己是那么满怀激情地上课,感受对教育事业的圣神使命,不断告诫自己恪尽职守,要对得起自己的为人师表的良心和学生的求知欲。做让学生满 意,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岁月流逝,与学生一同成长过程中,慢慢发觉,仅仅做教书匠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做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用自己的人格和工作生活态度影响他们。用自己的知识,认真工作的态度和诚信正直去让学生信服,乐于接近你,喜欢你。赵国忠老师在书中说,教师要当好“心理医生”。优秀教师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身心都健康的社会人。关注家庭教育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与家庭配合共同教育,做合格的学生的人生导航者。众所周知,做教师辛苦。工作时间比其他行业长,不仅限于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制。老师们工作经常是要延续到家庭生活中,老师更容易疲劳,衰老。所以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培养人才就像种植庄稼和长森林,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学校工作会成为一项沉重负担。
《引领学生尝试成功》读书心得
江苏省江都中学 学科带头人 赵晖(2)
【阅读书目】
《引领学生尝试成功》
【书目简介】
成功教育是一个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的教育理论,它要求通过帮助学生成功,让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本书从上述论点出发,首先介绍了成功教育的理论和主要研究证据,随后集中探讨了成功教育的研究思路、原理、效果设定、基本原则以及成功教育与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与成功教育的关系,最后传授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和运用成功教学的方法,以引领学生尝试成功。
【阅读有感】
该书帮助我理解了一直困惑我的几个教育概念。
一、不是所有的成功的教育都是成功教育,因为从相对具体的角度来看,任何类型的教育都算是“成功的教育”,而成功教育是一种大概念,是从更广更全面的范围讨论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的概念。
二、成功教育也不是指帮助学生学业成功的单一教育。如果这样去理解成功教育就陷入了片面,将成功教育等同了应试教育。
三、成功教育也不能被单纯理解为对差生的矫治性教育。因为成功教育甚至对优等生也是具有发展整体素质作用的。
四、成功教育不能被定义为等同于发展学生个性的自主教育,创造教育,愉快教育等。虽然成功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改革的类型,但不完全是。因为成功教育有其教育本身的整体性和教育改革的特征,不是单纯某一方面的先进和优越。
成功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因材施教,通过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诱导学生发挥潜能,取得成功。以成功后的欢乐与满足来强化动机,形成内部动力机制。成功教育坚持鼓励性评价,发现和肯定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成功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
成功教育的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帮助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指当堂教学中在教师帮助学生为主的情况下,以诱导、触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目标,帮助学生取得既定活动的成功,继而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其次,尝试成功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行尝试探索为主导活动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教学行为。
《亲历美国教育——三十年的体验与思考》读书心得
江苏省江都中学 学科带头人 赵晖(3)
【阅读书目】
《亲历美国教育——三十年的体验与思考》
作者简介:丁玖,美国南密西西比州大学数学系教授、《数学文化》编委。1958年10月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南京大学数学系77级本科生、81级硕士研究生,1986年赴美,1990年于密歇根州立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导师李天岩教授。1990年至今任教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数学系,1999年晋升正教授。曾获校级杰出研究奖两次,校级和院级杰出数学奖一次,2005-2006学年毕业典礼大典礼官荣誉称号。出版《智者的困惑:混沌分形漫谈》《数学之英文写作》(与汤涛合著)等多部学术著作及学术普及著作。
【书目简介】
《亲历美国教育——三十年的体验与思考》这本书是作者丁玖博士对美国教育的真实见证与理性思考。1986年元旦以来的三十年里,丁玖博士经历了他博士研究生、教学助理、助理教授到教授的全过程,期间又经历了女儿从小学到大学的全过程。在这里作者有着多重身份:一方面,他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同时还是学生家长,对美国教育的体验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完整的;另一方面,他在中国经历了硕士研究生以前的教育全过程,也在中国的大学里当过助教,对中国教育有着切身体会。这个经历使他既能理性、中肯地分析美国教育的可取之处,又能比较两国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异同,对当下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阅读有感】
拜读了丁玖博士的这本《亲历美国教育——三十年的体验与思考》,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文中博士提及,中国普高教育的“灵魂的工程师”即老师们,推波助澜地炮制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奇谈怪论。我必须承认他的指责是道理的,毕竟上到教育管理的领导者,下到直接与学生每天共同拼搏在课堂、考堂和题海中的教师们,在劳苦着自己的同时也在鼓励和逼迫着学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为国为己拼命地学习,要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
可是不知已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三十年之久的丁玖博士,有没有在回访中国家乡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这些“灵魂工程师”为什么炮制了这个奇谈怪论?普高的老师们不能过安逸轻松的生活,要与学生一道早起晚睡,他们没有早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模式,往往生活与工作都没法分开,并且是工作侵入生活。试想学生埋头题海时,老师们同样也做相同的题,甚至要做的更多,因为他们做了还要到课堂上去讲,付出的是学生两倍的时间。是老师们不愿意过轻松的日子?为什么学生们不反抗?看着自己的孩子这么辛苦,为什么家长没有站出来反对?这个中原因可能丁玖博士也不方便在书中研究了。
《亲历美国教育——三十年的体验与思考》详尽地介绍了丁玖博士的求学和工作研究之路,大部分是讲述他在美国的学习和工作,是一本能帮助我们了解美国教育体制和美国教育教学的一本好书。
教师应润物与无声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江苏省江都中学 学科带头人 余海燕(1)
【阅读书目】
《给教师的建议》
作者简介: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出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书目简介】
本书有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是本教育经典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析。
【阅读有感】
最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共谈了一百条推荐,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不禁感触良多。
一般来说,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在学生心目中具有象征和榜样的意义,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一、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育人。教师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须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要从细微之处来影响学生。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我们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成长环境。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的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深深痕迹。一句话,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学生,要将阳光、喜悦的情趣感染学生。
二、给学生营造平等竞争的学习环境
课堂是教师的主要舞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也会对学生将产生深刻、长远的教育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给学生营造自我实现的成长环境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管理者的主角,尤其是班主任。现在的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自觉、半盲目的状态,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师长们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对全班同学持积极肯定的期望,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符合其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探索者的敏锐发现孩子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要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
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观念,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要要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把学习贯穿于整个教育生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枪手之于打靶。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因为读书在影响着我们的同时,它也在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2019年5月)
学会欣赏
——读《优秀是教出来的》有感
江苏省江都中学 学科带头人 余海燕(2)
【阅读书目】
《优秀是教出来的》
作者简介:罗恩·克拉克(Ron Clark),美国当代著名优秀教师,其教学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从1995年起开始从事教师工作,曾在美国的很多“问题学校”任教,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卓有成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01年,年仅28岁的克拉克就荣获了美国最佳教师奖,他和他的学生还曾经受到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的接见,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称之为“创造奇迹的男人”。罗恩·克拉克的教学经验被多次录制成广播和电视节目在全美播出,受到了广大教师、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书目简介】
《优秀是教出来的》讲述了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用了什么绝招?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把他“管”学生的55条教学心得能过本书娓娓道来。他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教养。他总结的这55个细节既适用于老师教学生,同样也适用于家长和希望提高个人修养的人们。
【阅读有感】
克拉克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老师,纽约哈林区最差的小学校学生,经过他的调教考进纽约市最难考的明星初中,有好几年考进去最多的就是他的学生。他把自己的实践写成了《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
最近,我有信阅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分享了他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他提出的“超基本五十五条”,认为只要遵循这个规则,所有的孩子都一定能变得功课优良、品行端正。
他提出的要求我们都不陌生: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和品质。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
他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等等。克拉克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是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这些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
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是“问题”学生教育问题。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克拉克的教育方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机会,老师指导和培养一个孩子的机会也只有一次,我想,只要我们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每一个孩子都会更加优秀。(2019年3月)
不断完善自己
——读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有感
江苏省江都中学 学科带头人 余海燕(3)
【阅读书目】
《我的教育信条》
作者简介: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实用主义哲学家。他于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后进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研究师从皮尔士,1884年获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执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五四运动前后他曾来中国讲学,促进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的改造》(1920)、《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性的寻求》(1929)等。
【书目简介】
《我的教育信条》以杜威的名篇《我的教育信条》命名,分为教育心理、教育哲学、教育实验三个板块,既着意澄清了人们关于一些心理现象的误解及相关概念的误用,又表达了杜威关于教育学的核心主张和儿童研究的重要观点,还介绍了杜威任职于芝加哥大学期间所进行的富有创意的学校实验。
【阅读有感】
美国著名教育家与哲学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中解释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教材、方法的性质、学校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阅读这本书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师职业。
要做好教师必须就不断完善自己。
一是坚持理想,不忘初心。我们要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淡忘了,有些人过着过着就迷茫了。因此,要经常反省,回望初心。我们的理想就是人生的灯塔,只有理想才能时刻指引着我们前行。坚持理想,不忘初心,才能勇往直前,获得成功!
二是不断学习,提高境界。“学高为师”,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是开阔眼界、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不阅读思想会苍白,精神会迷茫。要通过阅读经典与先贤对话,通过阅读向智者学习。但是,只读有字之书,可能成为“书呆子”。所以,我们既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要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多实践,勤思考,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我们的素养。我们每位教师要努力成为“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三是勇于担当,砥砺前行。“说负责任的话,办负责任的事,做负责任的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对自己负责,无愧于宝贵的生命;对家庭负责,不负于生我养我的亲人;对社会负责,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现代公民。杜威说:“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尊严: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成长的事业”。这样,教师便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有很多人总是心怀梦想,醒来却还躺在床上。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既要思考生活的意义何在,更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向前,因为我相信答案永远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
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无愧自己的初心!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无愧我们的职业!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无愧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重托!(2018年10月)